各校区、校内各二级单位:
根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《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》(以下简称“公告”)(附件1)文件要求,现组织开展申报工作,有关事项安排如下。
一、项目类别及资助经费
本次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类型及资助额度为:重大项目20万元,重点项目10万元,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5万元。申请人应按照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(附件2)和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(附件3)要求,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。
二、项目选题
申请人可对照国家和省社科基金近年分学科课题指南的导向、已立项课题和研究成果,对应上述项目类别的定位和要求,着眼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,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,突出明确的问题意识,从学科视角按照选题规范自主拟定题目申报,避免重复研究。重点鼓励方向见《公告》。
三、申报条件
1. 重大项目: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(职务),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。项目结题成果须为专著。
2. 重点项目:须具有副高级以上(含)专业技术职称(职务)或具有博士学位。
3. 一般项目:具有中级以上(含)专业技术职称(职务)或具有博士学位。
4. 青年项目: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(1990年5月19日后出生),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(1985年5月19日后出生)。
5. 省内高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可从受聘单位或就读学校申请,须征得导师同意。
6. 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,否则视为违规申报。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实际需要,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。
四、申报要求
1. 项目申报范围包括省社会科学基金24个学科,申请人须按照要求填写《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》(以下简称《申请书》)(附件4)。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“靠近优先”原则,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,同时列出1—2个相关学科。
2. 完成时限: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—5年,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—3年。
3. 为避免一题多报、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,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,本次申报具体限定条件见《公告》。
4. 贯彻落实科研诚信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,申报项目须按照《申请书》和《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课题论证活页》(以下简称《活页》)(附件5)要求,如实填写材料,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、没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。凡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,申报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的,一经发现查实,按照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有关规定处理。
5. 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。初评采用《活页》匿名方式,《活页》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,要按《活页》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。
五、申报安排
1. 申请人可下载《申请书》(附件4)和《活页》(附件5)了解填写内容,于2025年5月15日9:00起登录四川省社科基金(规划)项目管理系(http://221.236.28.126/),从系统下载最新版《申请书》和《活页》进行填写,否则不能上传系统,具体操作见《网上申报流程说明》(附件6)。
2. 申请人将最新版《申请书》和《活页》电子版提交至各二级单位(文档命名格式为:申请书/活页-项目类别-申请人-项目名称)。
3. 各二级单位汇总、审核申报材料后填写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5年度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》(附件7),于5月16日12:00前统一将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李仪一老师企业邮箱。
4. 规划与研究处审核电子版材料后,申请人于2025年5月19日17:00前登录“四川省社科基金(规划)项目管理系统”上传《申请书》和《活页》,并打印纸质版提交至各二级单位。(纸质版材料要求:申请书一式5份,A3纸双面打印,中缝装订,在封面右上角“项目编号”栏手动填写系统自动生成的项目编号)。
5. 各二级单位汇总纸质版材料后统一提交至各校区指定老师处(绵阳校区5月20日,德阳校区5月21日,成都校区5月22日)。
规划与研究处
2025年4月22日